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規范
1、集中控制器(包括區域報警器)每月試驗火災報警控制器
的基本功能并對備用電源進行充放電試驗1~2次,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切換試驗1~3次。
2、探測器:每月試驗(不少于10%)探測器的報警功能是否
3、光速探測器:為保證光速探測器工作的準確,每年必須
定期對探測器進行功能檢驗和校準工作。
4、兩年后每三年全總清洗一遍,并和響應閥值及其它必要的
5、用專用檢測儀器分期分批試驗探測器的報警功能及確認燈
6、手動報警按鈕:每月試驗(不少于10%)報按鈕的功能是
7、對聯動系統(圖像監控聯動)的維護保養:每年少對消
防控制設備模擬、自動試驗1~3次,試驗消防控制設備的控制顯示功能。
消防給水系統的維護保養操作規程
1、噴淋頭維護保養(排除噴淋頭上的油污、涂料等):
每月(不少于10%)應對噴頭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當發現有不正常的噴頭應及時更換;當噴頭上有異物時應及時清除,更換。
(1)觀察穩壓泵的啟動頻率,確定管網有無滲漏現象。
①外觀檢查:檢查管道有無機械損傷、油漆脫落、銹蝕等,
管道固定是否牢固,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②清除堵塞:系統管道中,可能因某種殘留有砂、石、木屑
或水源帶來的垃圾、鐵銹等,這樣會造成噴頭堵塞、報警閥關閉不嚴、水力警鈴輸水管堵塞等。
(2)每月需對不少于20%的管道末端進行放水,確保管內的水質良好,并對水流指示器的報警功能進行檢查。
對報警閥應進行開閥試驗,觀察閥門開啟能密封能,以及報警閥各部件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每季度應對報警閥旁的放水試驗閥進行一次放水試驗,驗證系統的供水能力,壓力開關的報警功能是否正常對安裝的壓力表要定期檢查。檢查報警前,后壓力表指示是否正常。
(1)打開排氣閥,檢查是否能夠自動加壓。
(2)打開試驗排水閥,檢查減水時能否自動供水,加壓裝置
及供水裝置壓力表是否顯示正常。
(3)打開排氣閥式試驗排水閥時,為防止氣壓水罐內的壓力高造成危險,應慢慢將閥門打開。
5、水源及消防水泵房的維護保養:
(1)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及附件應每月檢查一次,并保證接口完好、無滲漏、悶蓋齊全、接口與蓋板連接牢固。(2)檢查消防水池的水位能否保持消防用水量;水位標尺是否正常工作;水池種閥門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有無受凍
(3)檢查消防水箱的水量能否滿足要求;消防氣壓給水裝置能否保證水量和水壓;自動控制系統能否正常工作。并
應對保證消防用水不被挪作他用的措施進行檢查,發現
(4)水位計、壓力表工作是否正常,壓力表指針是否正確。(5)每年應對水源的供水能力進行一次測定;室外閥門井中,進水管上的控制閥門應每個季度檢查一次,核實是
(6)每兩年應對消防儲水設備進檢查,修被缺損和重油漆。(7)對消防水泵的維護保養:
①檢查消防水泵動力運行是否可靠,水泵能否正常運轉,
流量和壓力能否保證;電力上有無保證不間斷供電設施,
消防水泵應每月啟動運轉1~3次;當消防水泵為自動控制啟動時,應每月模擬自動控制的條件啟動運轉1~3次。
②手動、自動控制啟動水泵1~3次,查信號有否反饋,水壓是否上升,電機轉動是否正常。有無變形、發熱等狀況。軸與電機、連接部件是否有松動、銹蝕、變形、發熱,是否要加油。
④啟動水泵,打開試驗閥,利用流量計檢查壓力的流量,啟
動前應注意各個閥門的啟閉狀態。
⑤壓力表是否變形、水泵啟動后動作是否正常。
⑥每二年對消防水泵大修一次,添加潤滑油,清洗內部雜質。(8)是控柜的維護保養:
①電控柜有無變形、損傷、腐蝕。
③電壓、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
④開關是否有變形、損傷、標志脫落、處于正常狀態。
⑤繼電器是否脫落、松動,接點是否燒損,轉換開關應片
⑦各導線連接處是否松脫,包皮是否損傷。
①電動機軸承潤滑油是否加足,有無嚴重臟污、變質現象。
電除塵器標準有哪些
導語:電除塵器是每一個火力發電廠必須配備的設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清除燃灶或者是燃油鍋爐排放出來的廢氣里面包含的有害的顆粒物,從而降低它們排放出來的廢氣對大自然的污染程度。這篇主要為大家介紹電除塵器的標準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4年12月14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電除塵器》,電除塵器的標準包括它的檢驗規則,包裝、標志以及儲運,安裝以及試驗等。這個標準是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對DL/T514-1993進行修訂的。
電除塵器可以根據不同的工種和工程狀況進行不同的設計,不再對適用的工程情況有所限制。
GB/T1184代表電除塵器的形狀和位置之間的公差以及未注公差值;
GB/T1804代表一般公差未注明的公差的線以及角度和尺寸之間的公差;
GB/T13931代表著電除塵器的能測試的方法;
DL/T461代表著燃煤電廠里面的對電除塵器的運行和維護進行的管理守則;
DL/T678代表著對發電站的鋼鐵結構進行焊接時所需要的通用技術條件;
DL/T5031代表著在進行電力建設以及施工的時候的技術規范和驗收標準(管道篇);
DL/T5047代表著在進行電力建設以及施工的時候的技術規范以及驗收時的標準(鍋爐機組篇);
JB/T6746.1代表著電除塵器用瓷套作為瓷絕緣子;
JB/T6746.2代表著電除塵器用瓷轉軸作為瓷絕緣子;
JB/T6746.4代表著電除塵器用穿墻套管作為瓷絕緣子;
JB/T9688代表著高壓靜電電除塵器用的整套設備。
單臺電除塵器的本體阻力必須小于或者是等于100平方米,總體指標為小于或者是等于295Pa,而單臺電除塵器的本體漏風率也必須小于或者是等于100平方米,總體指標為小于或者是等于5%。電除塵器的出口含塵濃度只需要達到合同規定的濃度即可。
⑴凈化效率高,電除塵器可以通過加長電場長度、增大電場有效通流面積、改進控制器的控制質量、對煙氣進行調質等手段來提高除塵效率,以滿足所需要的除塵效率。對于常規電除塵器,正常運行時,其除參塵效率一般都高于99%。能夠鋪集0.01微米以上的細粒粉塵。在設計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操作參數,來滿足所要求的凈化效率。
⑵阻力損失小,設備阻力小、總能耗低。電除塵器的總能耗是由設備阻力、供電裝置、加熱裝置、振打和附屬設備(卸灰電動機、氣化風機等)的能耗組成的。電除塵器的阻力損失一般為150~300Pa,約為袋式除塵器的1/5,在總能耗中所占的份額較低。一般處理lOOOm/h的煙氣量需消耗電能0.2-0.8kWh。一般在20毫米水柱以下,和旋風除塵器比較,即使考慮供電機組和振打機構耗電,其總耗電量仍比較小。
(3)煙氣處理量大。電除塵器由于結構上易于模塊化,因此可以實現裝置大型化。單臺電除塵器的電場截面積達到了400平方米。
(4)允許操作溫度高,如SHWB型電除塵器好允許操作溫度250℃,其他類型還有達到350~400℃或者更高的。
⑴設備比較復雜,要求設備調運和安裝以及維護管理水平高。
⑵對粉塵比電阻有一定要求,所以對粉塵有一定的選擇,不能使所有的粉塵都獲得很高的凈化效率。
⑶受氣體溫、溫度等的操作條件影響較大,同是一種粉塵如在不同溫度、濕度下操作,所得的效果不同,有的粉塵在某一個溫度、濕度下使用效果很好,而在另一個溫度、濕度下由于粉塵電阻的變化幾乎不能使用電除塵器了。
⑷一次投資較大,臥式的電除塵器占地面積較大。
⑸在某些企業實用效果達不到設計要求。
通過這篇,大家是否對電除塵器以及它的標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的話,就多多登錄土巴兔吧!
除塵器的詳細說明
你問的問題還真不少,呵呵,我先回答一下關于除塵器選型的各種因素:
處理風量是指除塵設備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凈化氣體的體積量。單位為每小時立方米(m3/h)或每小時標立方米(Nm3/h)。是袋式除塵器設計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據風量設計或選擇袋式除塵器時,一般不能使除塵器在超過規定風量的情況下運行,否則,濾袋容易堵塞,壽命縮短,壓力損失大幅度上升,除塵效率也要降低;但也不能將風量選的過大,否則增加設備投資和占地面積。合理的選擇處理風量常常是根據工藝情況和經驗來決定的。
對于袋式除塵器來說,其使用溫度取決于兩個因素,是濾料的高承受溫度,第二是氣體溫度必須在露點溫度以上。目前,由于玻纖濾料的大量選用,其使用溫度可達280℃,對高于這一溫度的氣體必須采取降溫措施,對低于露點溫度的氣體必須采取提溫措施。對袋式除塵器來說,使用溫度與除塵效率關系并不明顯,這一點不同于電除塵,對電除塵器來說,溫度的變化會影響到粉塵的比電阻等影響除塵效率。
即入口粉塵濃度,這是由揚塵點的工藝所決定的,在設計或選擇袋式除塵器時,它是僅次于處理風量的又一個重要因素。以g/m3或g/Nm3來表示。
對于袋式除塵器來說,入口含塵濃度將直接影響下列因素:
⑴壓力損失和清灰周期。入口濃度增大,同一過濾面積上積灰速度快,壓力損失隨之增加,結果是不得不增加清灰次數。
⑵濾袋和箱體的磨損。在粉塵具有強磨蝕的情況下,其磨損量可以認為與含塵濃度成正比。
⑶預收塵有無必要。預收塵就是在除塵器入口處前再增加一級除塵設備,也稱前級除塵。
⑷排灰裝置的排灰能力。排灰裝置的排灰能力應以能排出全部收下的粉塵為準,粉塵量等于入口含塵濃度乘以處理風量。
⑸操作方式。袋式除塵器分為正壓和負壓兩種操作方式,為減少風機磨損,入口濃度大的不宜采用正壓操作方式。
出口含塵濃度指除塵器的排放濃度,表示方法同入口含塵濃度,出口含塵濃度的大小應以當地環保要求或用戶的要求為準,袋式除塵器的排放濃度一般都能達到50 g/Nm3以下。
袋式除塵的壓力損失是指氣體從除塵器進口到出口的壓力降,或稱阻力。袋除塵的壓力損失取決于下列三個因素:
⑵濾料的壓力損失。與濾料的質有關(如孔隙率等)。
⑶濾料上堆積的粉塵層壓力損失。
袋式除塵器的操作壓力是根據除塵器前后的裝置和風機的靜壓值及其安裝位置而定的,也是袋式除塵器的設計耐壓值。
過濾速度是設計和選擇袋式除塵器的重要因素,它的定義是過濾氣體通過濾料的速度,或者是通過濾料的風量和濾料面積的比。單位用m/min來表示。
袋除塵器過濾面積確定了,那么其處理風量的大小就取決于過濾速度的選定,公式為:
注明:過濾面積(m2)=處理風量(m3/h)/(過濾速度(m/min)x60)
袋式除塵器的過濾速度有毛過濾速度和凈過濾速度之分,所謂毛過濾速度是指處理風量除以袋除塵器的總過濾面積,而凈過濾速度則是指處理風量除以袋除塵器凈過濾面積。
為了提高清灰效果和連續工作的能力,在設計中將袋除塵器分割成若干室(或區),每個室都有一個主氣閥來控制該室處于過濾狀態還是停濾狀態(在線或離線狀態)。當一個室進行清灰或維修時,必需使其主氣閥關閉而處于停濾狀態(離線狀態),此時處理風量完全由其它室負擔,其它室的總過濾面積稱為凈過濾面積。也就是說,凈過濾面積等于總過濾面積減去運行中必需保持的清灰室數和維修室數的過濾面積總和。
濾袋的長徑比是指濾袋的長度和直徑之比。濾袋的長徑比有如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