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發電廠除塵的話都需要哪些除塵設備
(1)除塵效率高:電除塵器可以通過增加電場數量、增大電場截面積、提高供電質量等手段來提高除塵效率,以滿足任何所要求的除塵效率。對于粒徑小于10微米以下的微細粉塵仍有較高的收塵效率。
(2)設備運行阻力小,總能耗低:電除塵器運行阻力200—300Pa,約為布袋除塵器的1/8,電袋除塵器的1/4。
(3)處理煙氣量大:目前單臺電除塵器截面達到800m2
/h。(4)運行溫度高,可滿足不同運行工況:一般電除塵器可用于處理350 o
C以下的煙氣。(5)運行檢修維護費用低,設備使用壽命長:由于電除塵器設計、制造技術的成熟,在新建電廠電除塵器在一個大修期間,除需更換部分耐磨易損件外基本無需其他費用。大量電除塵器在運行十幾年后內部極板、極線仍然完好,較長的設備使用壽命這是其他除塵器無法相比的。
布袋式除塵器因其不受煙氣物化特等影響而適合各種煤種,
并且除塵效率高,排放濃度低于50mg/Nm3,前幾年發展較快。布袋除塵器一般壓力損失為小于2000Pa,系統阻力大,風機能耗更大;對于特殊粉塵,如低硫高比電阻粉塵、高SiO2,高AL2O3以及存在CO爆炸風險和采用常規電除塵器達標困難的場合,可以采用袋除塵器。
電袋復合式除塵器是通過前級電除塵區捕集80~90的煙氣粉塵,后級濾袋過濾區捕集少量的殘余粉塵。同時,利用通過前級電場區產生的荷電粉塵,可有效改善沉積在濾袋表面粉塵層的過濾特,使濾袋的透氣能、清灰能得到大幅改善,從而達到低阻高效收塵的效果。此技術結合了電除塵和濾袋除塵的兩種除塵特點,它的除塵效率不受煤種、煙氣工況、飛灰特影響,排放濃度可以長期高效、穩定在50mg/Nm3以下,甚30mg/Nm3。與純布袋除塵器相比,在運行過程中除塵器可以保持較低的運行阻力
怎樣制定火力發電廠的安反措計劃呢
防止大容量鍋爐承壓部件爆、泄漏事故
(一)加強鍋爐安全監察的基礎工作
1)按照《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和鍋爐定期檢驗大綱進行鍋爐的定期檢驗工作。
2)加強防爆防磨組織活動,按防爆防磨的要求定期檢查并采取噴涂防磨措施,責任到人。
3)嚴格材料的定貨,加強進貨的檢查驗收管理,承壓部件進貨和領用要打光譜,防止錯用
4)檢修中更換的承壓部件,其焊口要進行100%射線或超聲波檢查探傷,主要部件拍片檢查
5)鍋爐啟動時,嚴格按規程控制速度,禁止用關小疏水門的辦法升溫升壓。
6)嚴格執行部頒《火電廠水汽化學監督導則》防止爐結垢與腐蝕,一旦發現汽水不合格,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對策,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時,應按停爐處理。
7)根據鍋爐燃燒情況,在大小修中對風門進行檢查調整。
8)鍋爐超壓水壓試驗和安全閥調整按規程進行。定期進行安全閥的整定,防止鍋爐超壓事件的發生。
9)防止設備大面積腐蝕,加強化學監督。
10)加強爐外管道巡視,防止爐外管。
(二)防止過熱器、再熱器超溫爆管
1)加強壁溫監督,確保管壁不超溫,發現超溫現象立即調整。
2)加強燃燒調整,防止過度磨損。
3)嚴格焊接工藝,保證焊接質量,新焊口100%檢查探傷。
4)大、小修檢查蠕脹情況,對金屬球化嚴重及外壁氧化損傷減薄超標的管子應及時更換
1)加強燃燒調整,防止水冷壁管子磨損。
2)爐管膨脹應自由無阻,膨脹指示器完好齊全。
3)檢修中更換水冷壁等承壓部件時應嚴格執行安規和工藝規程,防止因切割等工序的疏忽而造成異物落入管內而引起過熱爆管。
4)大小修中對各承壓管道的支吊架進行檢查,檢查受力情況,同時對支吊架吊耳角焊縫進行全面無探傷實驗,防止因這些部位開裂而引起管道事故。
(四)防止省煤器、過熱器磨損爆管泄露事故
1)加強和完善防磨檢查責任制,嚴格按防磨系統圖進行周期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2)保持受熱面管排均勻整齊,小修時進行檢查、測量并做防沖刷、防腐蝕措施,高低過管束要及時調整,防止形成煙氣走廊。
3)爐加強吹灰,防止堵灰和結焦造成局部沖刷和磨損。
4)嚴格焊接工藝,加強焊工培訓,保證質量。
5)對鍋爐低溫省煤器部分磨損的管子加防磨罩和阻流板。
1)壓力容器的投停使用操作票,嚴格操作制度。
2)壓力容器必須有監視保護裝置。
3)嚴格遵守電力工業鍋爐容器的監察規定和檢驗規程及防止火電廠鍋爐四管爆漏技術導則,作好定期檢驗工作。
4)確保在任何工況下,壓力容器不超溫超壓運行。
6)結合壓力定期檢驗或檢修,每個檢修周期少進行一次打壓實驗。
7)各種壓力容器安全閥應定期校驗和排汽實驗。
8)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應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9)在線壓力容器應實行定期檢驗制度。
10)壓力容器投入使用應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辦理注冊手續,申領使用證。
1)精心調整鍋爐燃燒系統運行工況,防止未完全燃燒的油和煤積存在尾部受熱面或煙道上。
2)鍋爐點火時,嚴格監視油槍霧化情況。
3)注意調整,各段煙溫在規定范圍內。
1)當爐膛床溫低于500度時,必須投助燃油槍。鍋爐滅火后,立即停止燃料供給。
2)嚴禁隨意退出火焰探頭或聯鎖裝置。因設備缺陷需退出時,須經總工批準,并做好安全措施。
3)加強設備檢修管理,保證各設備正常運行。
1)運行人員注意爐膛燃燒調整,發現結焦,及時調整一次風。
2)受熱面及爐底嚴重結焦時,及時處理。
1)各表計指示正確,發現不準及時校驗。
3)汽包水位測量系統,采取保溫、伴熱及防凍措施。
5)按照運行規程調整水位,保證水位在規定范圍內運行。
6)鍋爐高、低水位保護投入及維護。
1)檢查安全閥是否靈活及有無效驗鉛封
2)運行時經常檢查冷卻水進出口電動門在開位
3)檢查壓力開關低限在0.5MPa,高限在2.5MPa,且保護靈活管用
4)運行時經常檢查進出口水溫并與就地對照,且水溫保護靈活管用
1)進一步加強布袋除塵的維護及運行管理,對發現的缺陷及時進行處理,制定檢修維護規程及規范,確保環保設備的正常使用;
1、油系統應盡量避免使用法蘭連接,禁止使用鑄鐵閥門。
2、油系統法蘭禁止使用塑料墊、橡皮墊(含耐油橡皮墊)和石棉紙墊。
3、油管道法蘭、閥門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準有明火,必須明火作業時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熱力管道或其他熱體的保溫應緊固完整,并包好鐵皮。
4、禁止在油管道上進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進行焊接時,必須事先將管子沖洗干凈。
5、油管道法蘭、閥門及軸承、調速系統等應保持嚴密不漏油,如有漏油應及時消除,嚴禁漏油滲透下部蒸汽管、閥保溫層。
6、油管道法蘭、閥門的周圍及下方,如敷設有熱力管道或其他熱體,這些熱體保溫必須齊全,保溫外面應包鐵皮,如有油漏到鐵皮上,應及時擦拭干凈。
7、如發現保溫材料內有滲油時,應消除漏油點,并更換保溫材料。
8、事故排油閥操作手輪不允許加鎖,應掛有明顯的"禁止操作"標志牌。
9、機組油系統的設備及管道損壞發生漏油,凡不能與系統隔絕處理的或熱力管道已滲入油的,應立即停機處理。
10、油系統周圍準備數量充足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應定期檢查,不合格的應及時更換。
1、根據設備特點和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每臺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中應明確異常工況的緊急處理方法,確保在任何工況下壓力容器不超壓、超溫運行。
2、各種壓力容器安全閥應定期進行校驗和排放試驗。
3、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排污閥、監視表計、聯鎖、自動裝置等)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設有自動調整和保護裝置的壓力容器,其保護裝置的退出應經總工程師批準,保護裝置退出后,實行遠控操作并加強監視,且應限期恢復。
4、除氧器的運行操作規程應符合《電站壓力式除氧器安全技術規定》的要求。嚴禁高壓汽源直接進入除氧器。
5、使用中的各種氣瓶嚴禁改變涂色,嚴防錯裝、錯用;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止傾倒的措施;使用溶解乙炔氣瓶者必須配置防止回火裝置。
6、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工作。
7、壓力容器上使用的壓力表,應列為計量強制檢驗表計,按規定周期進行強檢。
8、檢查進入除氧器、擴容器的高壓汽源,采取措施消除除氧器、擴容器超壓的可能,除氧器采用滑壓運行。
9、除氧器上應配備不少于兩只全啟式安全門,并完善除氧器的自動調壓和報警裝置。
10、熱力系統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時,應對與壓力容器相連的管系進行檢查,特別應對蒸汽進口附近的內表面熱疲勞和熱器疏水管段沖刷、腐蝕情況進行檢查,防止汽水噴出傷人。
11、壓力容器應結合設備、系統檢修,按照《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DL612-1996)的規定,實行定期檢驗制度。
12、禁止在壓力容器上隨意開孔和焊接其他構件。
13、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必須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辦理注冊登記手續,申領使用證。不按規定檢驗、申報注冊的壓力容器,嚴禁投入使用。
1、在額定蒸汽參數下,調節系統應能維持汽輪機在額定轉速下穩定運行,甩負荷后能將機組轉速控制在危急保安器動作轉速以下。
2、各種超速保護均應正常投入運行,超速保護不能可靠動作時,禁止機組起動和運行。
3、機組重要運行監視表計,尤其是轉速表,顯示不正確或失效,嚴禁機組起動。運行中的機組,在無任何有效監視手段的情況下,必須停止運行。
4、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質應合格。在油質及清潔度不合格的情況下,嚴禁機組起動。
5、機組大修后必須按規程要求進行汽輪機調節系統的靜止試驗或仿真試驗,確認調節系統工作正常。在調節部套存在有卡澀、調節系統工作不正常的情況下,嚴禁起動。
6、正常停機時,在打閘后,應先檢查有功功率是否到零,千瓦時表停轉或逆轉以后,再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或采用逆功率保護動作解列。嚴禁帶負荷解列。
7、在機組正常起動或停機的過程中,應嚴格按運行規程要求投入汽輪機旁路系統,尤其是低壓旁路;在機組甩負荷或事故狀態下,旁路系統必須開啟。機組再次起動時,再熱蒸汽壓力不得大于制造廠規定的壓力值。
8、堅持按規程要求進行危急保安器試驗、汽門嚴密試驗、門桿活動試驗、汽門關閉時間測試、抽汽逆止門嚴密試驗、抽汽逆止門活動試驗、抽汽逆止門關閉時間測試。
9、危急保安器動作轉速一般為額定轉速的110%±1%。
1.對控制室、控制盤、臺等通往電纜夾層、隧道,穿越樓板、墻壁的電纜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必須采用阻燃材料嚴密封堵。
2.電纜豎井應分段作防火隔離,對敷設在隧道和廠房內架構上的電纜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3.靠近熱源的電纜應改遷或做好隔熱防火措施。
4.所有進入控制盤、臺的電纜孔洞應采用防火材料嚴密封堵。
5.電纜夾層屬重點防火部位,應設專人負責,每天進行巡視檢查。
6.對電纜夾層、豎井等處應每月定期進行一次徹底地清理,保證不積粉塵、不積水。電纜夾層內照明充足,禁止堆放雜物。
7.電纜夾層內禁止吸煙,禁止使用易燃物品。如需進行動火工作,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
8.電纜夾層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每月檢查一次,過期的消防器材應及時通知消防部門更換。
9.電纜夾層、控制室、電纜豎井等處的火災報警系統應保持完好,確保能隨時、準確報警,并應定期(每三月一次)進行試驗、檢查。
10.在電纜橋架上部,電纜溝道附近進行電焊工作時,要做好預防焊渣濺落地面或溝道內引起火災的措施。
11.敷設在汽機機頭、鍋爐燃油系統等靠近易燃物體、高溫設備附近的電纜表面,應刷防火涂料。
防止鍋爐汽包滿水和缺水事故措施
1.汽包水位計水側取樣管孔位置應低于鍋爐汽包水位停爐保護動作值,一般應有足夠的裕量,汽包水位信號應采用三選中值的方式進行優選,汽包就地水位計的零位應以制造廠提供的數據為準,并進行核對&92;標定。
2.當各水位計偏差大于50mm時,應立既匯報,并查明原因以消除.當不能保證兩種類型水位計正常運行時,必須停爐處理。嚴格按照運行規程及各項制度,對水位計及其測量系統進行檢查及維護.機組啟動調試時應對汽包水位校正補償方法校對,并進行汽包水位計的熱態調整。
3.當一水位測量裝置因故障退出運行時,應填寫處理故障的工作票,一般應在意8h內恢復.若不能完成,應制定措施,經總工程師批準,允許延長工期,但多不能超過24h,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4.鍋爐汽包水位保護在鍋爐啟動前和停爐后應進行實際傳動校驗。用上水方法進行高水位保護試驗、用排污門放水的方法進行低水位保護試驗。確認水位保護定值時,應充分考慮溫度不同而造成的實際水位與水位計(變送器)中水位差值的影響。
5.汽包鍋爐水位保護是鍋爐啟動的必備條件之一,水位保護不完整嚴禁啟動,當在運行中無法判斷汽包確實水位時,應緊急停爐。
熱工防止汽輪機超速事故措施(ETS系統)
1.ETS保護系統完好,并正常投入運行。
2.MMS6000軸系監測儀表完好,并正常投入運行。
3.應定期進行ETS系統超速保護試驗。每季靜態試驗。
4.停機電磁閥應保持靈活、無卡澀、動作可靠。每季靜態試驗。
5.ETS、MMS6000系統正常投運后,無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擅自退出超速保護。如需退出必須經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但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盡快投入。
6.機組大小修,應嚴格按規定做超速保護試驗,做好試驗記錄,并嚴格把好驗收關。
7.ETS、MMS6000系統各測量元件應每半年校驗一次,確保其測量準確,動作可靠。
8.汽機抽汽逆止門聯鎖應保證可靠,動作靈活,關閉迅速嚴密。每月應進行一次活動試驗,并做好記錄。
9.保護裝置及聲光信號應動作正確。
11.加強檢修人員的培訓,提高檢修質量,保證設備完好率、投入率100%。
熱工防止汽輪機超速事故措施(DEH系統)
1.加強職工安全教育,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思想,并充分認識到汽輪機超速損壞事故所造成的嚴重危害。
2.加強職工汽輪機數字電液控制系統的技術培訓,使職工熟練掌握系統的原理.結構,并熟悉汽輪機調速系統的有關知識。
3.各種超速保護均應投入運行,超速保護不能可靠動作時,禁止將機組投入運行或繼續運行。
4.應定期聯系汽機運行人員進行高中壓主汽門、調節汽門試驗,檢查汽門活動情況,主汽門.調節汽門應能迅速關閉嚴密,無卡澀。
5.每月聯系汽機運行人員進行一次抽汽逆止門關閉實驗,當某一抽汽逆止門存在缺陷時,禁止汽輪機使用該段抽汽運行。
6.在實際機組未啟動情況下,應認真做好DEH現場仿真試驗,對系統進行閉環.靜態和動態調試,檢查各控制功能,培訓操作人員。每季靜態試驗,啟動時做聯動試驗。
7.在機組啟動前,應認真做好伺服系統調試試驗,檢查并確保VCC閥門控制卡.伺服閥油動機和LVDT位移變送器完好無損,工作正常。
8.在機組啟動前,應認真做好OPC機組超速保護系統保護功能聯動試驗,確保OPC系統動作正常,準確無誤。
1.建立和健全FSSS系統圖紙、資料。
(1).應具備與實際情況符合的原理接線圖、盤內布置圖、盤內接線圖、端子出線圖;
(2).建立主要設備參數表、定值表;
(3).應具備有關設計變更、圖紙、資料;
(4).本系統需要改變或進行技術改進工作,應經電廠有關部門、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2.針對FSSS系統的任何工作必須持有工作票,經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3.凡進行消缺等需拆接二次線、電纜等工作,工作人員必須帶圖紙,否則不允許進行工作。
4.凡因檢修或試驗等工作,需要將FSSS系統全部保護或某單項保護退出時必須經電廠主管生產的副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由運行人員操作。任何人員不得未經批準擅自退出保護。
5.FSSS系統應具備可靠的雙回路電源供電,且應能相互切換,并定期進行檢查。
6.爐膛壓力取樣管路應定期進行吹掃,保持管路暢通無堵塞。
7.火檢探頭應定期進行檢查、試驗,防止因污染等原因而使火焰信號失靈,造成誤動或拒動。
8.FSSS系統內的所有壓力、差壓、溫度開關等應進行定期校驗,確保其定值準確,動作可靠。
9.二次回路用繼電器應隨主機大、小修進行檢查、試驗,并做好記錄。
10.對FSSS系統停爐信號電纜應定期(半年一次)進行絕緣檢查,并做好記錄。
11.遇有較長時間的停機、停爐機會,應不失時機地進行FSSS系統的靜態試驗,確保系統完好。
12.發現缺陷及時消除,嚴格做到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天,確保FSSS系統的各項功能始終處于完好正確狀態。
13.對FSSS系統控制的所有閥門、擋板,應加強檢查和維護,以確保 MFT動作時能可靠關閉。
14.爐膛火焰工業電視系統應隨主設備一起投運,運行中不得無故退出運行,發現缺陷應及時處理。
15.加強檢修人員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FSSS系統的檢修維護水平。
防止DCS分散控制系統失靈事故措施
1.檢查DCS系統中各分散CPU工作時負荷率、內存使用率,應在設計范圍內。
2.為手動切換冗余配置的CPU,檢查備用CPU是否能正常工作。切換是否及時。
3.檢查OVATION系統電源(包括UPS、廠用段)電源電壓是否正常,并定期開票進行UPS電源與廠用段電源切換。并且保證切換時間小于5 ms。
4.檢查OVATION分散控制系統隔離電源切換裝置及各電源模塊,定期對其進行衛生清掃。并檢查各電源模塊輸出電壓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5.期檢查工程師站及操作員站各上位機工作是否正常,網絡是否良好,通訊是否正常。并定期對主機進行清灰。
6.期檢查工程師站及操作員站軟件環境是否良好,修改組態應經過專業批準后方可進行,不得擅自改動。
7.工程師站使用的各計算機應定期用正版軟件,各軟盤、光盤使用只能用新盤應專盤專用,且有專人保管。
8.期檢查各分散控制單元(DPU)的卡件軌道箱及連接電纜的針型插頭,各大小修后應檢查分散控制單元(DPU)的雙機切換卡的串口和并口。
防止汽輪機監視系統與保護系統誤動、拒動措施
1.建立和健全汽輪機監視與保護系統圖紙、資料。
1).應具備與實際情況符合的原理接線圖、盤內布置圖、盤內接線圖、端子出線圖;
2).建立主要設備參數表、定值表;
3).應具備有關設計變更、圖紙、資料;
4).本系統需要改變或技改工作,應按照本電廠規定審核經有關單位、領導批準方可允許進行。
2.針對汽輪機監視與保護系統的任何工作必須持有工作票,經有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
3.凡進行消缺等需拆接二次線,電纜等工作,工作人員必須帶圖紙,否則不允許進行工作。
4.凡需要將汽輪機監視與保護系統保護全部或某項保護斷開和投入,應當由總工程師批準,由運行人員操作,任何人員不得未經允許退出保護。
5.汽輪機監視與保護系統應具備可靠的電源,且能相互切換。
6.全部壓力取樣管路應定期(大小修、停爐時)吹掃,保持管路暢通無堵塞。
7.壓力開關、溫度開關等應可靠,定值檢查準確。
8.二次回路用繼電器應定期檢查并有記錄。
9.停機信號電纜應定期進行絕緣檢查,并有記錄。
加強檢修人員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設備檢修技能。
220KV絕緣子表面涂覆“RTV防污閃涂料”和加裝“防污閃輔助傘裙”,以防止變電設備污閃;定期換下一定比例的復合絕緣子做全面能試驗,對于確定能已明顯老化﹑不能確保安全運行的產品批次應及時更換;加強設備清掃工作,在調爬和清掃中應防止在局部留下防污漏洞或死角。
嚴格遵守避雷器電導電流測試周期,雷雨季節前后各測量一次。
應特別加強對基建投產設備在一年內的全面校驗,提高繼電保護設備水平。
電纜豎井和電纜溝應分段做防火隔離,對敷設在隧道的電纜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通往電纜夾層、隧道、穿越樓板、墻壁、柜、盤等處的所有電纜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含電纜穿墻套管與電纜之間縫隙)必須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防止廠用電切換時,重要低壓電動機失電
在重要低壓電動機控制回路加裝延時繼電器。
保證補給水水質,防止熱力系統結垢腐蝕
1嚴格執行《火力發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GB12145-2008)、《火力發電廠水汽化學監督導則》(DL/T561-1995)、省局《化學監督技術條例》、本廠《化學監督管理標準》及其他有關規定,加強化學監督工作。保持汽水品質合格率達98%以上,品質不合格的給水嚴禁進入鍋爐。
2發現凝結水或給水有硬度時,運行人員要及時匯報班長、值長及有關領導,分析原因,聯系汽機運行人員查漏,加強化驗分析,加強鍋爐的磷酸鹽處理和排污工作。當凝汽器泄露較嚴重并影響到給水、爐水水質時,嚴格按照《條例》規定及時進行查漏、堵漏處理,確保水質合格。防止水汽系統腐蝕、結垢,加強爐水和蒸汽的品質監測,視水質情況,及時調整配藥比例和濃度,調整加藥泵行程,增加鍋爐排污,使水質盡快恢復正常。
3機組大、小修時對水冷壁管等進行割管檢查,若水冷壁結垢量超標時,應及時進行鍋爐化學清洗,防止產生垢下腐蝕及氫脆。
4加強循環水水質監測,及時調整循環水處理方式;循環水要進行殺菌滅藻處理,防止凝結器因生物粘泥附著產生腐蝕。
5嚴把加藥藥劑和再生用酸堿質量關,嚴禁不合格藥劑進入汽水系統,嚴禁不合格酸堿用于樹脂再生。
6嚴格按照《火力發電廠停(備)用熱力設備防銹蝕導則》(SD223-87)要求做好鍋爐停用保護工作,防止爐管停用腐蝕
1對新的變壓器油要加強質量控制,油運抵現場后,應取樣試驗合格后,方能注入設備。加強油質管理,對運行中油應嚴格執行有關標準,對不同油種的混油應做小型試驗。
2遭受過電壓沖擊的充油電氣設備及時進行色譜分析,出現異常及時通知相關專工。
4嚴格執行《山東省電力工業局電力設備預防試驗規程》(試行)。
1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質各項指標合格。
2機組大、小修后,油質經油化驗人員檢驗合格后方可啟動。
3定期進行油質的分析化驗,加強油質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