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布袋除塵器漏風率是多少
1、一般講控制在10%以內。漏風率正常為5%。漏風率增高會影響收塵效果。
2、布袋除塵器的漏風率計算漏風率是評定脈沖布袋除塵器結構嚴密的指標,漏風率是指除塵設備在運行條件下的漏風量與入口風量的百分比,應指出,漏風率因除塵器內負壓程度不同而各異,國內
3、布袋除塵器大多數給出的漏風率是在任意條件下測出的數據,因此缺乏可比,為此,必須規定出漏風率的條件,布袋除塵器的標準規定以凈氣箱靜壓保持在-2000pa時測定的漏風率為準,其他除塵器尚無此項規定
袋式除塵器的能分析計算
袋式除塵器能參數包括處理氣體流量、除塵效率、排放濃度、壓力損失(或稱阻力)、漏風率、耗鋼量等。若對除塵器裝置進行全面評價,不僅包括這些能指標,還應包括除塵器的安裝、操作、檢修的難易、運行等。
序號技術能檢測方法1.2.3.4.5.6.處理風量/(m&179;/h)漏風率/%設備阻力/Pa除塵效率/%排放濃度/(mg/m&179;)鋼耗量皮托管法風量平衡法全壓差法重量平衡法濾筒計重法加工計重法
處理氣體流量是表示除塵器在單位時間內所能處理的含塵氣體流量,一般用體積流量Q(單位為m&179;/s或m&179;/h)表示。選用袋式除塵器的處理氣體量是指除塵器入口流量,設計除塵器往往取進出口風量的平均值,選用除塵風機視正負壓操作不同取除塵器的出風量或進口風量。
實際運行的除塵器由于不嚴密而漏風,使得進出口的氣體流量往往并不一致。通常用兩者的平均值作為設計除塵器的處理氣體流量,即
式中,Q為處理氣體流量,m&179;/h;Q1為除塵器進口氣體流量,m&179;/h;Q2為除塵器出口氣體流量,m&179;/h。
在選用除塵器時,其處理氣體流量是指除塵器進口的氣體流量;在選擇風機時,其處理氣體流量在對正壓系統(風機在除塵器之前)是指吃晨起進口氣體流量,對負壓系統(風機在除塵器之后)是指除塵器出口氣體流量。
公式中,V0位實測風量,m&179;/h;F為實測斷面積,m&178;;v為實測風速,m/s;B為實測大氣壓力,Pa;P為設備內部靜壓,Pa;t為設備內部氣體溫度,℃;f為設備內氣體飽和含濕量,kg/m&179;,在飽和氣體狀態時,
在計算氣體量時有時要換算成氣體的工況狀態或標準狀態,計算如下。
式中,Qn為標準狀態下的氣體量,m&179;/h;Qg為工況狀態下的氣體量,m&179;/h;Xw為氣體中的水汽含量體積百分數,%;Tg為工況狀態下的氣體溫度,℃;Ba為大氣壓力,Pa;Pg為工況狀態下處理氣體的壓力,Pa.
袋式除塵器的設備阻力表示能耗大小的技術指標,可通過測定設備進口與出口氣流的全壓差而得到(單位為Pa或kPa)。其大小不僅與除塵器的種類和結構形式有關,還與處理氣體通過時的流速大小有關。通常設備阻力與進出口氣流的動壓成正比,即
式中,△P為含塵氣體通過除塵器設備的阻力,Pa;§為除塵器的阻力系數;P為含塵氣體密度,kg/m&179;;v為除塵器進口的平均氣流速度,m/s。
由于除塵器的阻力系數難以計算,且因除塵器不同差異很大,所以除塵器總阻力還常用下式表示。
式中,P1為設備入口全壓,Pa;P2為設備出口全壓,Pa。
對大中型除塵器而言,除塵器入口與出口之間的高度差引起的浮力(pH)應該考慮在內,浮力效果是除塵器入口及出口測定位置的高度差H和氣體與大氣的密度差(pa-p)之積,即
一般情況下,對除塵器阻力來說,浮力效果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氣體溫度高,測定點的高度又相差很大,就不能忽略浮力效果,因此要引起重視。
根據上述總阻力及浮力效果,用下式表示除塵器的總阻力損失。
這時,如果測定截面的流速及其分布大致一致時,可用靜壓差代替總壓差來求出壓力損失。
設備阻力,實質上市氣流通過設備時所消耗的機械能,它與通風機所耗功率成正比,所以設備的阻力越小越好。多數袋式除塵器的阻力損失在2000Pa以下。
除塵效率(η)指含塵氣流通過除塵器時,在同一時間內被捕集的粉塵量與進入除塵器的粉塵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也稱除塵器全效率。除塵效率是除塵器的重要技術指標。
若除塵器進口的氣體流量為Q1、粉塵的質量流量為S1、粉塵濃度為C1,裝置口的相應量為Q2、S2、C2,裝置捕集的粉塵質量流量為S3,除塵器漏風率為φ,則有
若除塵器本身的漏風率φ為零,即Q1=Q2,則上式可簡化為
有時由于除塵器進口含塵弄不高,或其他原因,在袋式除塵器前增設預除塵器時,根據除塵效率的定義,兩臺除塵器串聯時的總除塵效率為
式中,n1為節除塵器的除塵效率,依次類推
【例】有一個兩級除塵系統,除塵效率分別為50%和99%,用于處理起始含塵濃度為8g/m&179;的粉塵,試計算改系統的總效率和排放濃度。
根據上式,經兩級除塵后,從第二級除塵器排入大氣的氣體含塵濃度為
1)排放濃度當排放口前為單一管道時,取排氣筒實測排放濃度為排放濃度,當排放口為多支管道時,排放濃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C為平均排放濃度,mg/m&179;;Ci為匯合前各管道實測粉(煙)塵濃度,mg/m&179;;Qi為匯合前個管道實測風量,m&179;/h。
2)粉塵通過率和排放速率除塵效率是除塵器捕集粉塵的能力來評定除塵器能的,在《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297)中使用未被捕集的粉塵量(即1h排出的粉塵質量)來表示除塵效果。未被捕集的粉塵量占進入除塵器粉塵量的百分數稱為透過率(又稱穿透率或通過率),用P表示,顯然
可見除塵效率與透過率是沖不同的方面說明同一個問題,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對高效除塵器,采用透過率可以得到更明確的概念。例如有兩臺在想通條件下使用的除塵器,臺除塵效率為99.9%,第二臺除塵效率為99.0%,出除塵效率比較,臺比第二臺只高0.9%;但從穿透率來比較,臺為0.1%,第二臺為1%,相差10倍,說明從第二臺排放到大氣中的粉塵量要比臺多10倍。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用透過率來評價除塵器的能更為直觀,用排放速率表示除塵器效果更實用。
漏風率是評價除塵器結構嚴密的指標,它是指設備運行條件下的漏風量與入口風量之百分比。應指出,漏風率因除塵器內負壓程度不同而異,國內大多數給出的漏風率是在任意條件下測出的數據,因此缺乏可比,為此,必須規定出標定漏風率的條件。袋式除塵器的標準規定:以凈氣箱靜壓保持在2000Pa時測定的漏風率為準。其他除塵器尚無此項規定。
除塵器漏風率的測定方法有風量平衡法、碳平衡法等。
1)風量平衡法漏風率按除塵器進出口實測風量值計算確定。
公式中,φ為漏風率,%;Q1位除塵器入口實測風量,m&179;/h;Q2為除塵器出口實測風量,m&179;/h。
2)碳平衡法在煙氣工況比較復雜的條件下,可以采用碳平衡法來確定漏風系數。
式中,(CO+CO2)1為除塵設備入口(CO+CO2)濃度,%;(CO+CO2)2為除塵設備出口(CO+CO2)濃度,%。
耐壓強度作為指標在國外產品樣品中并不罕見。由于除塵器多在負壓下運行,往往由于殼體剛度不足而產生壁板內陷情況,在泄壓回彈時則砰然作響。這種情況憑肉眼是可以覺察的,故袋式除塵器標準規定耐壓強度即為操作狀態下發生任何可見變形時濾塵箱體所指示的靜壓值,規定了監察方法。
除塵器耐壓強度應大于風機的全壓值。這是因為除塵器工作壓力雖然沒有風機全壓值大,但是考慮到除塵管道堵塞等非正常工作狀態,所以設計和除塵器時應有足夠的耐壓強度。如果除塵器中粉塵、氣體由燃燒、爆炸肯,則耐壓強度還要更大。
耗鋼量是指除塵器本體1m&178;過濾面積的鋼材消耗量,亦稱鋼耗量,單位為kg/m&178;。耗鋼量對不同的袋式除塵器是不一樣的。耗鋼量的多少與除塵器的結構設計、耐壓程度、清灰方式等因素有關。在舊標準中曾對袋式除塵器耗鋼量作了規定,但現行標準中只規定除塵器耐壓強度,不再規定設備耗鋼量。
矩形風管的允許漏風量計算公式每平米每小時多少立方米
1、漏風量:風管系統中,在某一靜壓下通過風管本體結構及其接口,單位時間內泄出或滲入的空氣體積量。
2、GB50243-2002《通風與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4.2.5風管必須通過工藝的檢測或驗證,其強度和嚴密要求應符合設計或下列規定: 1風管的強度應能滿足在1.5倍工作壓力下接縫處無開裂;
3、系統風管允許漏風量:按風管系統類別所規定平均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的大允許漏風量。漏風率:設備、除塵器等,在工作壓力下空氣滲入或泄漏量與其額定風量的比值。凈化系統:用于潔凈空間的空氣調節、空氣凈化系統。
4、漏光檢測:用強光源對風管的咬口、接縫、法蘭及其他連接處進行透光檢查,確定孔洞、縫隙等滲漏部位及數量的方法。風管系統的工作壓力:指系統風管總風管處設計的大的工作壓力。
6、無玻璃纖維風管的粉塵及纖維,無異味;導熱系數低,保溫能;具有良好的隔音、吸音能,無鐵皮風管收縮和擴張時產生的噪音。具有不燃、抗折、耐壓、施工快、成本低等特,使用壽命長達20年。